噴塑加工前處理工藝規范及操作規程
2.1、生產線布局:
槽體功能: 除油---水洗---表調----磷化----水洗---噴 塑(噴 漆)
2.2、預處理:根據具體生產現場的條件及處理工件表面狀況不同,而采取的物理手段,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化學處理中影響處理質量和周期的控制因素,維護化學制劑的使用壽命。如:對于被處理新產品表面過多的油污、灰塵、鐵屑、塊銹、浮銹及過厚的氧化皮和不能酸洗的產品進行人工擦洗和去除(主要采用鋼絲刷和砂布),處理后用壓縮空氣清除銹塵。減少除油除銹液的大量損耗,避免工件過處理造成的損耗,縮短化學處理周期,提高處理液的使用壽命。
2.3.除油:在常溫情況下浸漬25分鐘。去除重油污時間要延長。為加速除油速度,可使工件與槽液作相對運動或輔以機械外力。
2.4、表調:一般表調時間為10分鐘。
2.5、磷化:磷化時間為15分鐘。磷化時應使工件保持靜止狀態,磷化后提出工件,并在槽子上空靜置30~60秒鐘,盡量使磷化液滴干流入槽中。
2.6、水洗:在每進行一次處理均需進行水洗。由于工件形狀復雜,夾縫較多,工件應充分進行水洗。在使用數日后應及時更換新水。
噴塑加工前處理操作中的關鍵環節
3.1、工件吊裝
經過預處理的工件,必須要有合理的吊裝,對于散裝板件,應避免工件之間堆疊、緊貼,保證有一定間隙,使槽液充分與工件接觸。小件、散件應互相間隔、交叉擺放,以防影響處理質量。
3.2、磷化膜的干燥
3.2.1根據磷化后的工件必須及時干燥的要求,必須及時送入爐進行烘干,如不能烘干,必須壓縮空氣吹干。特別是夾縫,夾層等易聚集溶液的地方,在吹干前可先傾側工件,倒出多余的溶液,然后吹干夾縫、夾層等。
3.2.2涂裝前應用干凈的粗布頭或紗布將工件表面擦拭干凈,并用高壓空氣吹掉灰塵,嚴禁未經過控拭或吹灰進行涂裝。
3、槽液維護及注意事項
3.3.1為盡量少地將槽液帶出,每道工序都應盡量將液滴干,尤其是除油、除銹劑、磷化、鈍化液。以降低槽液消耗,以減少每道水洗工作量。
3.3.2磷化后的工件在涂裝前防止雨淋或沾水、油污等。
3.3.3工件磷化干燥后,必須在三天內完成涂裝操作,嚴禁超過三天或久置。如久置后噴涂,應該從新進行前處理。
3.3.4要經常打撈除油槽、除銹槽、磷化槽、液面的油污或臟物等。
3.3.5當除油、除銹、磷化的效果明顯下降時,應按工藝要求分別添加或調整,保證各工序的處理質量